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站内搜索 查询
首页 -> 团友作品 -> 【张争鸣】精彩“滇藏线“(3)
【张争鸣】精彩“滇藏线“(3) 来源:国际旅游摄影网 日期:2019-04-24 16:31:39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西藏昌都芒康。头天晚上又是深更半夜到达旅店,吃完饭稀里糊涂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又要出发了。走出旅店大门,远远望见三匹马雕塑。很是好奇。三匹马的雕塑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都有各自的含义,这里代表着什么呢------。东问西问、东查西查也没有个固定的答案。再仔细看看,这里是个三岔路口:一路通向拉萨,一路通向成都,一路通向昆明。在这里,我们将驶离214滇藏线,转向318川藏南线。三匹马代表着三个路口?不会吧------

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在川、滇、藏交界的芒康,已很难寻觅昔日藏东南大门的辉煌。曾经书写了千年商贸传奇的茶马古道,在318国道和214国道的夹击下,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两条风尘滚滚的国道上,随之而来的是蜂拥的游客。但他们也不一定知道这个三岔口的往事和三匹马的含义------

三匹马的含义仍不知晓。发挥想象吧:芒康位于富饶的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的“三江流域”,三江养育了勤劳勇敢的芒康“三江儿女”。汹涌的三江波涛也养育了“康巴汉子”的豪爽粗犷。三匹马是不是代表了芒康的在新时代腾飞的“三江儿女”。这是我的理解------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318国道的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终点到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川藏南线(318国道一段),俗称川藏线。中国最美的公路,却也是中国路况最险峻、通行难度最大的公路,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西藏昌都芒康县如美镇卡均村。

留下一个身影------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西藏昌都芒康县如美镇卡均村。318国道上时常可以看到那些顽强的“背包客”,途中的两位背包客已经在外面走了一个多月了。没有问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注意安全、一路平安------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如美镇如美村。318国道旁的一个美丽村庄。停车进村看看。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西藏昌都芒康县如美镇如美村

这里的民居,高大宽敞,形似古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普遍为一户一家,房子大小以立柱多少确定,柱子多则房子大。平顶三层楼房,下层饲养牲畜,堆放柴草等杂物,中层住人,顶层可根据需要作经堂、储藏室,屋顶可堆放饲草、晾晒青稞等。

生活起居在二楼,家家都有这么一个“树梯”,看样子,除了人可以上去,牲畜是上不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居的式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入了更多现代气息。

村中闲逛,偶遇几位一看就不是游客的的访客。职业习惯前去探个究竟。原来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督导调研组的。令人感动。经查,2017年如美村是贫困村,不知2018年摘帽了没有。

进屋要爬“树梯”的------

进入这户村民家里是研究这么把这些地地道道的土鸡蛋“推”出去。同去的几个伙伴都尝了一下鸡蛋,都说好吃。

由于我们在村里耽搁的时间太长,领队和摄影指导决定就在村里找个空地烧点吃的------

吃完饭就开始翻越觉巴山。觉巴山(又称脚巴山),位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和西藏东部的左贡,地处横断山脉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包围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岭、拉乌山等群山中。

觉巴山并不高,垭口的标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公路在绝壁上延伸,既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不少地方都是紧靠山体硬生生地开凿出来的,上依绝壁,下临深渊。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如美镇觉巴村。川藏线虽然号称天险,但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只有几处,比如排龙天险、通麦天险和怒江天险。与这几处名声在外的天险相比,觉巴山的知名度确实不高,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知道这个没有名气的天险与其他几个名声显赫的天险一样,同样让人望而生畏。

看见山脚下有建筑施工队。哦,原来是在修将近7公里长的“觉巴山隧道”。觉巴山隧道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澜沧江右岸的觉巴山,海拔3200米,隧道主洞长6995米,平行导洞长6940米,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属特长隧道。国道318线觉巴山路段是横断山区最著名的险段之一,觉巴山隧道通车后,将避开现有险要的觉巴山段,大幅节约行车时间,将极大改善滇藏线和川藏线进入西藏的路况条件,同时具有国防战略意义。

从邦达草原穿过。天色已经很晚,也看不清啥了,匆匆赶路。邦达草原位处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的邦达草原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

2019年3月25日拍摄于"怒江72拐"。到达这里已经看不清路了,只能看见车灯。那就拍拍“灯轨”吧。

"怒江72拐"是指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的一条路,也位于川藏南线上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这条路也称"川藏99道弯"。"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相对高差1500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

我们黑灯瞎火地穿过了这条“天路”。反正也看不见,不知险不险。不过,到达八宿宿营地的时候又是大半夜了。

已经是2019年3月26日了。离开八宿县城,沿着318国道继续向拉萨挺进。

"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八宿县隶属西藏省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东南部,地处怒江上游,县城所在地白马镇海拔3260米。

这种摄影旅行非常自由,路上见到喜欢拍的东西,就可以停车去拍拍------。

2019年3月26日拍摄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白马镇旺比村。这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胡兀鹫。

胡兀鹫(大胡子雕、胡子雕、髭兀鹫、胡秃鹫)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头和颈都不象秃鹫、兀鹫那样裸露,而具有锈白色的完整羽毛,眼睛周围有一圈又黑又长的眉状斑纹——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的须状羽相连好像戴了一副眼镜。羽毛非常与众不同,胡兀鹫老鸟的羽毛,白色的部分会变成铁锈色,这是因为在高海拔地区的许多岩石为富于氧化铁的石英石,胡兀鹫常于潮湿的天气中,在氧化铁剥蚀的地方筑巢繁殖,所以下体的羽毛就被其污染了。

没走多远又看到秃鹫了,而且是那么近。这可是国家二类保护鸟类。

2019年3月26日拍摄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吉达乡拉然村。

秃鹫(狗头鹫、夭勒、狗头雕、座山雕), 大型猛禽,体长108-120cm。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幼鸟比成鸟体色淡,头更裸露,亦容易识别。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为食,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举目望去,这里里外外都是石头------

2019年3月26日拍摄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吉达乡王排村。这里是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这里的人民没有抱怨如此“贫瘠的土地”,没有 “坐等靠”,而是默默耕耘,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摆脱贫困。不等不靠的生活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是我这次短暂的西藏之旅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在石头堆里整理出来的田地,令人感动------。

走着走着又见着雪了------

到达了今晚的宿营地:然乌湖。

然乌湖:藏语称然乌错(错是藏语湖的发音),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因为紧靠川藏公路而为许多走川藏线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

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其形成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处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

据当地人说,然乌湖今年冬天没有下雪,而是到了春天开始下雪了,不仅三天两头地下,而且下的很大。看来,然乌湖的春光美景要等到下一次来看了------。

原创:张争鸣,国际旅游摄影网提示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国际旅游摄影网,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

[ 责任编辑:国际旅游摄影网 ]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团队荣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国际旅游摄影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10-53682893 邮箱:gjlysy@163.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站前路11号A112室   邮编:102206
本网站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