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鹀(学名:Emberiza elegans)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有一短而竖直的黑色羽冠,眉纹自额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背栗红色或暗栗色,颏黑色,上喉黄色,下喉白色,胸有一半月形黑斑,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转为褐色,前胸黑色半月形斑不明显或消失。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地。
外形特征:
雄鸟夏羽前额、头顶、头侧和一短的冠羽概为黑色,眉纹自额基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白色或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有时延伸至枕,明显较前段宽粗。后颈黑褐色具灰色羽缘或为灰色。背、肩栗红色或栗褐色、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纹和皮黄色或棕灰色羽缘。两翅飞羽黑褐色或黑色,外翈羽缘皮黄色或棕灰色,内侧飞羽内翈羽缘白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棕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翅斑;腰和尾上覆羽淡棕灰或灰褐色、有时微沾棕栗色。中央一对尾羽灰褐或棕褐色,其余尾羽黑褐色,羽缘浅灰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具大形楔状白斑。颏黑色,上喉鲜黄色,下喉白色,胸具一半月形黑斑,其余下体污白色或灰白色,两胁具栗色或栗黑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冬羽黑色部分具沙皮黄色羽缘,其余似夏羽。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部分转为黄褐色或褐色,眉纹、后枕皮黄色或沙黄色,有时眉纹后段沾黄色,眼先、颊、耳羽、头侧棕褐色。颏和上喉皮黄色或污沙黄色,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胸部无黑色半月形斑,有时仅具少许栗棕色或黑栗色纵纹,两胁具栗褐色纵纹,其余同雄鸟。
幼鸟和雌鸟相似。头、颈和肩棕褐色具黑色羽干纹,眉纹淡棕色,背棕红褐色具黑色羽干纹,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具白色羽缘,飞羽具棕色羽缘,腰灰褐色。颏淡黄色,喉、胸红褐色具细的棕褐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或污白色,两胁具黑色羽干纹。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脚肉色。
大小量度:雄性13~24g,雌性11~18.78;体长:雄性134~156mm,雌性135~155mm;嘴峰:雄性8~11mm,雌性8.5~12mm;翅:雄性69~79mm,雌性64~74mm;尾:雄性60~80mm,雌性60~70mm;跗蹠:雄性18~21mm,雌性18~21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的林缘灌丛中,尤喜河谷与溪流沿岸疏林灌丛,也栖息于生长有稀疏树木或灌木的山边草坡以及农田、道旁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次生林内。黄喉鹀也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于山麓、山间溪流平缓处的阔叶林间以及山间的草甸和灌丛,极少活动于针叶林带,迁徙季节亦不结大群,途中会选择平原的杂木阔叶林落脚。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分布于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缅甸,俄罗斯联邦。
中国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宁夏、甘肃、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和台湾等地。其中东北地区为夏候鸟,陕西、甘肃、宁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为留鸟,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等地为冬候鸟,其余地区为旅鸟。
摄影:张争鸣 国际旅游摄影网提示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际旅游摄影网,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