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前的知识储备
对生态摄影师而言,首先必须对自己所拍摄的生态主题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就我热爱与拍摄的中国的西南山地这片热土来说,它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都是非常著名的,在这片茫茫群山之中,很多野生动植物都是西藏特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物种,比如藏马鸡、大草鹛、灰腹噪鹛都是西藏特有种。这些都是在拍摄前需要认真进行案头学习和资料整理的细致工作。
确定拍摄主题
在西藏,从低海拔的茂密森林河谷到高山垭口开满高山花卉的流石滩区,海拔跨度大。不同海拔由不同生态环境,生物种类不同,采取的拍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对生态摄影而言,其实有着数不清的拍摄题材,对个人而言,应该把精力集中于一到两个拍摄主题,我的兴趣使我将拍摄主题定在了野生动物和高山植物上。
器材的配置
由于很多拍摄工作需要深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无人区,因此摄影设备的选择,我不但得考虑针对拍摄题材还必须在重量和数量上精简。从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觉得对于拍摄自然生态题材的摄影师来说,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最感兴趣和最了解的拍摄目标,然后再根据拍摄对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器材设备;各种器材设备都各有优缺点,因此拍摄中应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
广角镜头
生态摄影往往要求完整表现一个物种,交代拍摄对象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因此我都会随身带着一个16-24mm焦段的广角镜头;特别是拍摄高山植物,用广角把前景的植物和背景的高山草甸甚至漂亮的雪山都收入画面中,既可增加图片应有的信息量,又可使画面体现出大自然的壮观之景。
长焦镜头
对野生哺乳类和鸟类来说,长焦镜头就必不可少了,我一般会带上两支长焦镜头:一支轻便的300mm/F4或400mm/F5.6镜头,用在快速的抓拍,应付突发事件,比如捕捉鸟类的飞行踪迹等;另外一支重型远摄镜头我选择了500mm/F4,因为这是一支在重量和焦段上基本达到了平衡能满足拍摄要求的镜头。在中国西南山地这种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的地区,这个镜头相比之下十分轻便。相应的配套设备特别是三脚架也可以选用更轻便的类型。
“阵地战”
在实际拍摄中,野生动物算是拍摄难度最大的题材了,原因倒是很简单,能在残酷的大自然里生存下来的野生动物都是自然界的最强者,它们可不是愿意受人支配的好模特;在国内因为盗猎等各种原因,野生动物甚至是极端恐惧人类的,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消失,摄影师是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样的情况下,事先对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了解得越清楚、深入就越能把握拍摄机会。在充分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能在野生动物们最活跃的清晨和傍晚时间赶到合适的地点,在依靠隐蔽帐篷和迷彩的帮助下进行“阵地战”拍摄,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才有最大的成功拍摄的可能。这样才可以从容不迫地拍摄,而且照片里的野生动物也神态安详,完全是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
“游击战”
相对于“阵地战”来说,大部分野生动物拍摄对象实在是神出鬼没,所以我也会做好计划,安排时间携带一支轻便的比如400mm/F5.6这样的镜头进行“游击战”式的拍摄。当然“游击战”也必须具备天时地利。而“游击战”时经常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比如2007年夏天我在拉萨城外一个小山上,在前往半山腰的寺庙途中偶遇了一只活跃的小香鼬,这种体型娇小外型可爱的家伙实际上可是致命的掠食者与可怕的食肉兽,若没有做好器材上的准备,这种机会来之不易却是稍纵即逝的。这意外的惊奇也算是生态摄影的一大特点了,对拍摄者而言这更是一大乐趣,而照片能记录下这一刻的真实与感动,让观看者也能感同身受这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进而促进大家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把握身边的一草一木
尽管偏远与原始的环境能拍摄到奇伟的影像,但是身边的一草一木只要用心观察其实也都是独立的自然生态小世界。
大自然是奇迹的创造者,而生态摄影师的使命是忠实地记录这些大自然的造物,尽管很多观看者会对生态摄影师说感谢你们辛苦的工作将这些自然之美展示给公众,而真正的生态摄影师内心会衷心地感激大自然,我们通过影像是想让观众体会到自然世界才具有的最强大的力量。人来自于自然,当然也应该能够与自然共享这个蓝色星球,希望这些千万年进化而来的原始之美能永远存在,而生态摄影师也能够不断地将自然界最完美、最精彩的瞬间不断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