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站内搜索 查询
首页 -> 团友作品 -> 【张争鸣】精彩“滇藏线”(2)
【张争鸣】精彩“滇藏线”(2) 来源:国际旅游摄影网 日期:2019-04-24 15:51:35

2019年3月23日一大早就爬了起来,要去拍日出。在香格里拉住了一晚,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高原反应”,头也没有晕乎乎。只是赶路赶的有点急:天黑后住进酒店、天亮前离开酒店。今天继续沿着214国道向着梅里雪山方向前进。首先要在路边上等着拍松赞林寺的“光照金顶”的晨景。但是,以下这张照片是当天唯一有点阳光的时候。太阳在群山的背后没有“挣扎”出来,好在“抢”拍了一张。

没有阳光出来,还是远远地用长焦拍了一张留作纪念。松赞林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全寺仿造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而建。没有近前何去参观。据说:主殿庄严华贵,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具有汉式寺庙建筑风格。松赞林寺内收藏了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等。

等不来阳光,却被远处的鸟叫声吸引。镜头里细看,原来是黑颈鹤。顿时兴奋起来。无奈,这个沼泽地是下不去的,就是下去了估计也爬不上来了------摄影指导王老师看我有点急吼吼的样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别急,前面有鸟拍呢------

天越来越暗了,而且下起了雪。继续赶路吧。果然,没走多远就看见了黑颈鹤。黑颈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体羽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尾羽褐黑色。头顶前方裸区呈暗红色,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

原来我们进入了纳帕海自然保护区。这是香格里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风景区之一,雪山、草原、牛羊组成了大西南的塞北风光。纳帕海是高原季节性湖沼。夏末秋初,雨水频降,再加上青龙潭、纳曲河、旺曲河水的注入,形成大面积湖面,明水面最大时可达上千公顷。

纳帕海属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季节性湖泊、沼泽草甸,是黑颈鹤等候鸟越冬栖息地。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黑颈鹤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

黑颈鹤和它的伙伴们。

1989年1月24日,美国鹤类基金会专家吉姆·哈雷斯带领考察团在纳帕海对黑颈鹤进行实地考察统计,当时统计结果,在纳帕梅越冬的黑颈鹤有76只。10年后,被联合国列为濒危物种的黑颈鹤,在纳帕海已增至150只。现在有多少呢?

在这里还看到了斑头雁,而且离的很近。

斑头雁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分布于中亚、克什米尔及蒙古国,越冬在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中国云南等地。

斑头雁是中国青藏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的夏候鸟,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青海湖鸟岛,斑头雁较为集中,种群数量亦较大。由于该鸟肉味可口,绒羽丰厚,又易于饲养,当地群众多有饲养者。由于狩猎和捡鸟蛋等不法行为,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中国已在青海湖鸟岛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专门保护这一鸟类资源。

雪慢慢地下大了------

想去拍个雪景,但雪下的太大了,啥也看不清------

冒雪赶路吧------

2019年3月23日拍摄于金沙江大拐湾也叫做月亮湾,位于云南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似乎想先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上了一个"U"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天下奇观,这就是国内四十大景观之一的"金沙江大拐弯"。从山顶俯瞰全景,使人在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能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

在这里合个影吧:来自北京、昆明、成都、武汉和上海的伙伴们,滇藏线上,风雪无阻,砥砺前行-------

虽然金沙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但最终江水并没有改变由北向南流的总体流向。

奔子栏镇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境东南部,坐落在白马雪山脚下金沙江边,与香格里拉市、四川省得荣县瓦卡镇隔江相望,214国道穿越而过,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有著名的金沙江第一弯、噶丹东竹林寺等景点。

2019年3月23日拍摄于德钦县奔子栏乡书松村。噶丹东竹林寺,坐落在德钦县奔子栏乡书松村南永干顶东坡上,距中甸县城约105km,距乡驻地奔子栏23km,滇藏公路从寺后横穿山腰而过,汽车可直达寺内,且常年四季通行无雪阻。该寺因地处白茫雪山背风凹处,金沙江河谷延伸部分,海拔3000米,气候属山地季风气侯,具有"冬无寒冷,夏无酷暑"的特 点。

山坳里精心布置的一片绿色,加上几座民房,向人们展现着这里顽强的生活能力。

奔子栏在金沙江上游有很高的知名度。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奔子栏有着辉煌的历史与与繁荣。奔子栏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吐蕃大军曾在此驻扎又通过,进藏客商也必须要经此才能知道拉萨。奔子栏素有"康巴江南"的美称,在这里不仅能吃到藏区难得一见的新鲜水果,在路边的小馆子和旅店里,还能吃到鲜嫩的金沙江江鱼。

离开奔子栏乡书松村,就要闯进白马雪山了。远远望去,山上在下着大雪,估计道路坎坷------白马雪山主要由三叠系砂页岩为主的地层构成,为典型的构造侵蚀山地。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214国道穿过中部海拔4230米的白马雪山垭口。白马雪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包括滇金丝猴在内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3种,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种子植物30种。1983年建立了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雪山位于东经99度71分,北纬27度83分左右,地址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境内东南部,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巍峨的云岭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主峰白马雪山海拔5430米,相对高差超过3000米。

我们还没爬到三分之一就不得不给车子穿上防滑链。

巍峨的云岭属横断山脉,群峰连绵,白雪皑皑,因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

道路艰难,没有防滑链的车子是不敢在这样的路上行驶的。

滇藏线上的白马雪山海拔5430米。在滇藏公路斜穿区境,汽车可以翻越的白马雪山垭口,海拔高度4292米,是云南省目前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这个位置也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县的区界。滇藏公路直接从隧道穿过走了捷径,根本就不上白马雪山垭口。

香格里拉到德钦的二级公路开通以后,由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5个小时。如今随着白马雪山隧道通车,从香格里拉到德钦不用再翻越海拔4280米的白马雪山垭口,行程较以前也大幅缩短,按照设计时速,从香格里拉到德钦2个半小时即可抵达。白马雪山隧道的建成通车,对构建迪庆快捷的交通网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藏区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连续钻了三个隧道,其中,白马雪山一号隧道最长,达5180米。如果不是有隧道,今天的大雪我们是很难翻过白马雪山的。出了隧道,雪停了。解下防滑链,要提高车速了。就是这样,仍旧是要半夜到达当晚的住宿地了------

当晚住在飞来寺,因为在那里观梅里日出方便。头天下雪,第二天云雾缭绕,一个上午也没有看见一个山峰完整地露出来。

2019年3月24日拍摄于梅里雪山。这是“羞答答”的神女峰。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梅里雪山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

以梅里雪山为背景合个影吧。

2019年3月24日拍摄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214国道旁。这个村庄很美,家家都挂着国旗。

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路上也没有吃饭的地方,自己做吧------(第一次野餐,澜沧江边、214国道旁,属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地界)。吃饱肚子该进藏了------

2019年3月24日下午15:50进入西藏。看到巨石上雕刻的西藏芒康欢迎您的字眼心里还是有点激动的,赶紧合影留念。这已经是第三张合影了(拍合影都是我的活)。

进入西藏了,啥都觉得好看,一路停车拍照,耽误了不少时间。

2019年3月24日拍摄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族乡纳西民族村。位于芒康县城南面,距县城 112 公里, 214国道线贯穿全境,沿澜沧江边,南与木许乡接壤,西与左贡县扎玉镇连接,东与徐中乡毗邻,北与曲孜卡乡相连。辖纳西民族村、上盐井村、角龙村、加达村 4 个村民委员会, 21 个村民小组。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

2019年3月24日拍摄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加达村。茶马古道上的明珠,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 是洞眼。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是滇藏公路上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了。

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洪水季节,卤井将被淹没掩埋。

  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盐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走在崎岖险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劳作,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创造着世界上独特的景观。

到达盐井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多了,没多久西边的太阳就给大山挡住了。在那里转悠了一个小时又继续上路了。

2019年3月24日拍摄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徐中乡,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辖乡,乡政府驻徐中村,辖徐中村、卡布村、哈扎村、麦巴村、尼玛沙村5个行政村, 19个村民小组。

路上仍旧有漂亮的风景,继续停车拍照------

已经是晚上19:30了,匆忙赶路中邂逅从山坡上不小心滑落下来的野生岩羊。路上车辆不多,且都停了下来,岩羊带着有点惊恐的眼神看着我们,快速离开我们去寻找上山的路。

2019年3月24日拍摄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徐中乡214国道。岩羊(崖羊、半羊、石羊、青羊、山盘羊、盘羊、兰羊)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岩羊走了,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19:40了,光线已经很暗淡了,看看山谷下的桃花和农田,忍不住还是拍了一张,心想,如果不是公路挡着,岩羊不就一下子滑落到澜沧江里了么------。继续赶路吧。今天晚上住在芒康,不知道几点才能到呢------

原创:张争鸣,国际旅游摄影网提示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国际旅游摄影网,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

[ 责任编辑:国际旅游摄影网 ]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团队荣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国际旅游摄影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10-53682893 邮箱:gjlysy@163.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站前路11号A112室   邮编:102206
本网站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