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獭属(学名:Marmota):大型啮齿动物,共有14个物种。体型粗壮,体长为500毫米,体重4-5千克。尾短为110毫米。四肢粗短,前爪发达,适于掘土。背部毛呈黄褐或淡褐色。春季毛色淡。腹部土黄色。
栖息于草原、低山丘陵区。以牧草嫩芽、根为食。秋季啃食茎、叶。一般清明出蛰。早晚活动。出蛰后十天左右开始交配,年产1次,胎产2-9仔。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草食,食量大。取食时,有较老个体坐立在旱獭丘上观望,遇危险即发出尖叫声报警,同类闻声迅速逃回洞中,长时间不再出洞。秋季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秋后闭洞处蛰眠状态,冬眠,次年春季3-4月份出洞活动
形态特征:
啮齿目松鼠科的 1属。通称旱獭。体长30-60厘米,最大个体的体长近60厘米,体重3-7千克,最大重达7.7千克以上。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体短身粗,无颈,四肢短粗,尾、耳皆短,头骨粗壮,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臼齿(包括前臼齿)在颌的两侧各为5/4,上臼齿5枚,前后肢间无皮翼。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高山草甸草原、高山草原山地的阳坡、山助、斜坡、阶地、谷地、山麓平原等环境。
生活习性:
穴居
营家族性的同居生活,通常一个家族占据由各种类型的洞穴组成的洞群,称为家族洞群。由邻近数个家族共同组成一个群聚。家族之间的个体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一个群聚中的个体活动小区及取食领地,可以互相重叠。个体之间的接触是相当频繁与密切的,彼此之间常常有互相迁入或迁出,重组家族的现象时常发生。至于家族洞群间所分布的一些临时洞,则更是成为各个家族成员暂时息小憩的共用场所。一般在不同季节挖掘不同的洞穴,有主洞、副洞、临时洞等多种型。主洞又叫冬眠洞,主要作为冬眠之用,但也可以作为养育幼仔的洞巢,洞道的结构极为复杂,就像一个地下宫殿,工程十分浩大,需要搬出数量惊人的土石,洞深可达数米之长,洞道的分支也较多,总长度可以达到十多米,在洞道的深处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巢室,巢室内铺垫着干草,而且要定期清理、更换和变动位置,一般都有好几个出入的洞口,洞口十分光滑,并有一股特殊的骚味,常招引很多蝇类和其他昆虫营集,附近还常常设有厕所,其中往往堆积着大量的粪便。冬眠的时候在洞中存有大量食物并铺有干草,里面用干草、湿泥和粪便等将洞口堵住。副洞的洞道比较浅,结构也较为简单,分支极少,或仅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洞道,出入口一般也只有一个,多为雄性成年个体夏季的居住之所。临时洞构造更是极为简单,洞道极浅,仅仅作为临时休息或应急避敌之用。同一个家族的各个洞口之间都有通道相连接,甚至相邻家族的洞群之间,也常有小通道连接在一起。此外,在它栖息的范围内,还常常分布着一些废弃的洞穴,这是由于死亡或迁出之后遗留下来的,洞口有时杂草丛生,结有蛛网或塌陷,但不久就会有附近的其他个体迁入,或者被其他小型啮齿动物和野兔等占用。
活动
属于白昼活动的动物,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早上出洞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一般依太阳照射到洞口来确定。每次出洞之前总是先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觉得安全后,先露出半个身子,扒在洞口晒晒太阳,然后发出鸣叫声。此时,临近的同类立即响应,一起鸣叫。此后不久,即开始取食,除非是遇有敌害外,则在这以后的一天内完全不再发声鸣叫。日落之前进入洞中休息,夜间不再出来活动。
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喜欢吃带有露水珠的嫩草茎叶、嫩枝或草根,尤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绿色的部分,偶尔也取食一些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在农作区,它也常常偷食青裸、燕麦、油菜、洋芋等作物的禾苗、茎叶。早春,在青草尚未发芽时,则也可挖食草根。
冬眠
集群穴居,秋季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秋后闭洞处蛰眠状态,次年春季3-4月份出洞活动。
分布范围:
分布前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国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内蒙古东部草原和大兴安岭西坡;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长尾旱獭仅见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以西的高山上。
摄影:周志敏,国际旅游摄影网提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