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居舍,传递着这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中可以阅读、感知和领略他们的信仰、道德、技术和情感。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彝族人将自己的文化意识、信念和价值观注入到民居的建筑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瓦板房”。其房屋因经济条件或身份使然,整个建筑为全木质或土木间用的拱架结构,屋顶用云杉圆木劈撕成板,直接摆铺在檩条上,分两层有序排列,上压石块以保证瓦板的稳固。由于木板保持劈撕后的自然纹理,瓦板与瓦板之间形成一定缝隙,形成了房屋独特的光线效果,并可通风、排水、排气,特别是当太阳升到一定高度,光线从瓦板的缝隙中射出,满屋光芒万丈。彝人的瓦板房上装饰有不同的图腾,例如,鹰是彝族图腾始祖,在瓦板房屋脊两端一般饰有鹰翅状的“翅墙”,代表牛羊意象的一些符号如头、角、蹄等也是房子上重要的装饰造型。此外,封檐板以及下部的横坊上往往还绘有日月星辰、山川鸟兽以及简单的的几何纹样,展现出彝族万物有灵的文化特点。传统瓦板房内部,则体现神人同居的空间分布。通常每户一屋三间,中间为堂屋兼厨房,亦是神灵居住之所;右侧为寝室和装藏贵重物品的地方;左侧为仓房以及用作饲养牲畜之地。明代徐霞客在游记中对西南夷地区的居房有这样的描述“一茅之中,东半畜马、西半则主人之榻。”说明这种建筑布局时日很久。
以瓦板房为代表的彝族民居,与自然生态、生存环境相和谐,精巧的拱架结构、质朴实用的木板屋顶、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装饰,千百年来矗立掩映在大凉山的山间溪流旁,是那样的宁静、安详、、、、。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彝家的瓦板房几乎消失殆尽,现在很难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