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的冬天,虽然天气多晴好,但早晚温差很大。上午十时,还能在背阴处看到大片的白霜,阳光暖和得能把人晒到需要脱外套的程度。其实这对老人们来说,并非好事。
早晚时分阴冷的天气,让1927年出生的郑映海老人手脚都显得僵硬。关节不灵活,就做不了给油纸伞骨架穿针、引线、绘画、粘接的细致活。只有到了中午,气温回升、手脚不再那么冷了,那时才能开始工作。因为这,他做活计和外出的时间都压缩到了中午时分,加之年纪大了视力逐渐衰退,制作一把油纸伞的时间又要延长了。
老人生活在腾冲固东镇“银杏村”西南2公里处的荥阳村。这里制作油纸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村里的郑姓第六代子孙郑以谦在腾越县衙当师爷。一天,他在县城街上发现有四川来的张姓和周姓师傅在西街租了房,做油纸伞。郑以谦对此很感兴趣,便利用闲余时间观看学习,最终掌握了制作油纸伞的全部技艺。他回到村里,开设制伞的作坊,并在之后的岁月里将制作油纸伞的技艺传给了村里的大多数人。从此荥阳村以制作油纸伞出名,近300年的时间里,制伞技术已经传承了十余代人。
今天的手工制作油纸伞技术,和3个世纪前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前前后后分为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等,一把伞的制作要经历上百道工序,相当耗时。
所有步骤中,最见功力的是削伞骨。每一把伞的尺度相同的伞骨最好用同一个竹筒制成。先用特制的工具在竹筒上刻好相同长度的印子后,用刀沿着印子把竹筒砍成竹条。又因为一把纸伞有短骨和长骨,不但要先把竹子一根根剖开、削好、分出长短,还要用特制的锥子给一枝枝伞骨钻洞,相当耗时。
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油纸伞除了遮雨功能外,也因为繁体字“傘”的字形内有四个“人”字,而被赋予“多子多孙”的含义。在荥阳村当地方言中,“纸”与“子”同音,旧时女子结婚嫁妆中必有两把油纸伞,寓意“早生贵子”。油纸伞的“油”谐音“有”,所以当地人在女儿出嫁后一个月内,娘家还会带油纸伞、竹凳、鸡笼到女婿家拜访,祝福小两口子孙满堂。
村里人过去几乎家家都做伞,制作的油纸伞工艺精细,轻巧耐用,一度远销滇西各地甚至邻邦缅甸,但随着生产经济的发展,现在工业产品已经取代了传统工艺,使纸伞制作举步维艰。目前,村里做伞的只剩下五六个老艺人,当地人把这门手艺叫做“老人活路”, 因为手工制作油纸伞耗时长、价格低、劳动强度低,年轻人每天打工的收入远高于此。只有干不动农活的老人,只有老人闲着无事,做几把来卖卖,现在儿孙都不大乐意接手。
“油纸伞浓厚的民间气息,让它附带了诸多的文化色彩。从制作到绘画,都展现着民间艺人的技巧与心血。他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创造着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油纸伞是展现本地文化的名片之一。”固东镇文化站站长杨荣桓如是评价油纸伞。
在站长看来,制伞的传承问题是最严峻的。虽然有年轻人会做,但主动愿意做的人不多,想扩大一点规模都很难。“现在的情况很难做成产业,一是受到布伞的冲击,二是价格高。我在淘宝上也看过,外地机械化生产的油纸伞也就是二三十元一把,老人花一整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做出来的要100多元,这怎么比?”
今年89岁的郑映海依然思维敏捷、善于交谈,乐于跟来访者分享自己做油纸伞的故事。回忆起儿时家里做伞的经历,“连缅甸密支那的都来我家买,最多一次拉走了3600把伞……”老人还是津津乐道。
而谈到油纸伞的传承问题时,老人似乎很淡然:“没了就没了,不做伞,也能做其他活计嘛。”
探寻手工制作油纸伞的人家,购买精致手工油纸伞作为礼品中的上选
位置:腾冲县固东镇荥阳村,位于腾冲县北部,距县城50公里。
大致价格:根据长短不同,约150元左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