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站内搜索 查询
首页 -> 摄影资讯 -> 建水碗窑村:“紫陶养活了整个村的人
建水碗窑村:“紫陶养活了整个村的人 来源:国际旅游摄影网 日期:2021-01-09 17:15:26

旅游是把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扶贫更能扶志和扶智。云南是一个乡村旅游资源较好、发展条件优越的省份。当前,我国进入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很多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扶贫事业发展,为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散落在云岭大地的很多不知名乡村,纷纷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更涌现出一批创造特色模式的“样板村”。


2018年,云南要完成创建20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50个旅游传统古村落的目标。基于此,云报集团云南就爱去旅游文化传媒公司推出“云南旅游扶贫百村行”系列报道,我们将深入村寨,展现多种发展模式、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剖析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推出乡村旅游领头人,为读者奉出一个个记录云南旅游扶贫的样本和细胞。


碗窑村是“中国紫陶之乡”建水县的紫陶发源地,也是建水紫陶生产的核心村落。村子坐落于建水城西北方向两公里处,这里依山傍水,群峰叠翠,山间蕴藏着丰富的五彩泥土,质地纯净,是村民制陶的主要资源。全村1000多户,80%左右的村民从事紫陶相关产业。


云南旅游扶贫“百村行”系列报道组今天走进了建水碗窑村。 刚获评“云南省紫陶工艺大师”的余兴林的门店“陶泥轩”,就在碗窑村村口往西100米处。余兴林是土生土长的建水县碗窑村人,20多年的制陶经验磨炼出一身精湛的工艺。 


站在“陶泥轩”门口往里看,宽敞明亮的店内从地上到桌上,到柜子里,满满当当一整屋的紫陶器物。以茶壶、茶缸、花瓶为主,上釉的不上釉的,明暗间散发着一股柔和温润的紫色光芒。 


余兴林介绍,陶泥轩创办于2011年,目前门店里的紫陶器物有1000余件,“厂房在门店背后,1400平方米,请了10多个工人,全国各地的都有,自产自销。”说到产量和产值,余兴林告诉记者,厂子里每个月产七八百件陶器,刨除每个员工每个月5000左右的工资成本,净利润上万元。“比起那些大厂子,我这个只算中上水平。” “建水紫陶养活了许多人。”余兴林说。 


谢照长的“珍陶馆”在“陶泥轩”斜对面,是村子里规模最大的紫陶生产、加工厂。从浙江温州到云南闯荡的谢照长早年做过服装代理,最终把家安在建水,制作、经营陶器。 瞄准市场,批量生产,老板谢照长给自家工厂的定位:产业化、规模化地生产紫陶,文化陶尽量少做。“珍陶馆”旗下一共5个厂,4个门店,每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 


谢照长告诉记者,5个厂里有1个是扶贫工厂。扶贫工厂在建水县李浩寨村,村里有200多户贫困户,谢照长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刻花、粘接,两项工艺进行定向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100多个村民报名,其中22个学会了工艺。靠闲暇时做紫陶,村民每个月有1800元至2800元左右的收入。”


与谢照长一样,重庆人孙安辣也是碗窑村的“外来户”。孙安辣的“紫韵陶”在碗窑村村口,创立于2015年,店里摆放着大大小小陶器百余种。和其他家一样,“紫韵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自产自销,主要销往重庆、四川、昆明等地。 吊泥、拉坯、修坯、施釉、装窑、烧制,“紫韵陶”的工艺师们均来自碗窑村。“为那些掌握着制陶工艺的村民们提供平台,又为我的厂子创收,一举两得。” 目前“紫韵陶”一年的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刨除每名员工每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成本,孙安辣收获颇丰。 


碗窑村用心做陶的“匠人”很多,刘跃是其中一个。在“清壹色”店里,穿过帘子,往里走,快速滚动的拉坯机上,刘跃正在打磨粗陶。被打掉的土块快速旋转,散落机器四周。刘跃把它们用化肥口袋装起来,“重新过滤后,又可以接着利用。” 刘跃告诉记者,“清壹色”每年产量在1万件左右,自产自销,批发为主,全国各地都有经销商,广东、福建销量最好,昆明消费市场也不错。年销售额在200万至300万左右。目前“清壹色”有工艺师16名,每月平均工资五至六千元。说到变化,刘跃笑笑,“变化当然大,紫陶产业带着全村人致富奔小康。” 


钻研紫陶技术的同时,刘跃密切关注陶器的发展前景。“建水紫陶曾几度畅销海内外,但却在上世纪中叶出现’有工无艺’的困局。随着建水紫陶市场爆炸式的扩张,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的介入,使得建水紫陶得到了高度重视与保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碗窑村容村貌也发生较大变化。曾经的乡路两侧破缸、残瓶堆积如墙,瓦砾陶片蔓延四野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屋舍,干净的道路和崭新的门店。 以碗窑村为大本营,建水在村子向东不到500米的地方,打造了建水紫陶街,弥补了建水紫陶作品展示街的空白。建水的许多紫陶大师进驻紫陶街,在街头玩转泥土,销售、展示紫陶,游人还可深层次体验制陶乐趣。


今天的建水紫陶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及一种高档的艺术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外地商人前往碗窑村、紫陶街购买紫陶。 


据建水县统计,2017年全县紫陶商户1028户,从业人员2.2万人以上,产值17.25亿元。作为建水紫陶生产要地的碗窑,贡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从宋代开始,火红的窑火一直在碗窑村燃烧,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窑火烧红了陶器,也烧亮了人们的日子。 


[ 责任编辑:国际旅游摄影网 ]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团队荣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国际旅游摄影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10-53682893 邮箱:gjlysy@163.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站前路11号A112室   邮编:102206
本网站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