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
2011年5月23日,彝族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29。
我们再从昭觉前往美姑的路上,早上在乡镇看到集体杀年猪的场面,非常壮观。彝族杀年猪十分讲究,年猪一般是喂养了一年的黑猪,而且越肥越好。早晨鸡叫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年猪要从同村同寨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图为两名女子将猪拉到杀猪的地方。彝族人把宰杀的猪以卧姿放在地上,在它身上燃起蕨叶来烧净猪毛。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烟熏火燎后,人们用刀刮去猪身上的黑灰。把内脏取出来,由毕摩或者长辈来观察猪的胰腺是否平整光滑,以此来判断来年的运势。按照传统,年猪肉一半留给自己吃,另一半要送给岳父岳母。猪被杀后,头总是要朝着祖先的方向摆放,彝族人杀猪,祭祀活动往往都贯穿着始终。
彝族年是彝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就如同汉族的春节。彝族年也称之谓"库什",一般都在秋收季节后的彝历兔月。彝族年相传,在远古时人间的蟒蛇非常凶猛。彝族英雄支甘鲁带上一只雄鹰和一条铜绳,经过九天九夜惨烈的搏斗,终于制服了蟒蛇。为了庆祝胜利,人们欢天喜地杀猪宰羊,久而久之就成了彝族年。欢度彝族年一般为三天,家中火塘也要烧三天。第一天叫"库什",敬请祖先,宰杀过年猪,吃年夜饭;第二天叫"多博",尽情欢乐,野外聚歺;第三天称"阿甫博基",送祖归天。
第一天清晨,太阳还未从地平线升起,主人就在家门口挖灶烧水,等待杀年猪。用蕨叶烧猪毛是彝族人的传统,这样处理的猪肉,比开水烫的要好吃得多。
第二天由孩子用绳索拴起,再穿上一些荞饼,到野外同小伙伴一同野餐。大人则在家里吃肉喝酒,有的则成群结队地去串门祝贺节日快乐。第三天,为送祖和送客日。一早将做好的饭菜、酒肉,敬献祖灵,送走祖灵。然后,主客再吃敬献过祖先的食物,饭后将客人送上路,年算过完。
彝族年的历史来源
有关彝族年的来历,各彝区也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叫俄布科散的彝族小伙子,很尊重孝敬母亲,但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为了让母亲快乐起来,他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都无济于事。一年秋收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敬奉祖灵,邀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们串门聚会,大伙儿在锅庄旁开怀谈笑,终于使心情抑郁的母亲露出了笑脸,俄布科散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秋收结束后,他都会举办同样的活动。彝族年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彝族人追思先祖、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
彝族新年又叫彝历年,是彝族又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新历11月23—26日),云南其他地区和贵州毕节等彝族地区将农历十月新年改在农历腊月过年。
翌日清晨,我们来到美姑的阿牛家里,开始了一天的彝族年节日创作,这是早上选定好时间,现从大哥家开始杀年猪,然后依次二哥、三哥、...
杀完年猪后,开始火烧、然后水烫,我们继续在周边拍摄创作,午餐时分,我们回到阿牛家,这时家里热闹,嫂子在给远方的亲人视频拜年,问候,阿普开心笑了,媳妇在给做饭。
我们“一大家子”在阿牛家过彝族年,吃的是当地坨坨肉,喝的是酸菜(青菜)豆腐汤,都是家常菜。大家在一起说笑聊天,彼此互相祝福。
坨坨肉是一道彝族居住地区传统的美食,彝语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是迪庆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热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盐;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时需用双手拿肉。其味非常鲜美,因煮时不能烂炖,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肉生,“火候”稍过则肉硬,因此,一般人不会做。且要趁热即食;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易做此道菜。要有心品尝坨坨肉,一要碰上彝人喜庆节日如火把节(农历6月24日)或办事;二要到宾馆餐厅订做。
彝族酸菜是彝族民间传统美食,酸味浓厚、口感舒适、味道纯正、色彩鲜美,具有开胃健脾、新香味美的彝族美食。主要分布在大凉山、小凉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地区。
2017 年,彝族酸菜制作技艺被列入乐山市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下午我们继续在其他村落中创作拍摄,彝族年大凉山的景色是荒凉的,翻耕的土地等待来年播种,秋收的玉米、萝卜都在墙上树上挂着,......此时的景象告诉大家,过年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个时候该休息一下咯。
登高望远,我们的带队徐长红老师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是大凉山的扶贫新农村。为了让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5年,凉山州提出未来5年,对仍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约30万群众进行移民搬迁。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小洋房,墙面绘满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图饰,宽阔整洁的道路延伸其间,…… 几年来,凉山在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方面,完成了新家园,新产业,新生活的完美"三级跳"。
搬出大山,搬出大山,搬出大山!是所有四川大凉山深处贫困户内心的最强渴望… 现在的生活时刻不忘党的关怀和恩情!
离开了普格村,太阳也悄悄的落了山头,在山上向下看,到处都是新农村,家家户户新风貌,新气象。
大凉山的晚霞也是很美的
虽然彝族年时间的景色不是很好,但是到处都是人文纪实的题材,非常朴实的村民和清澈般的孩童,让你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们生来平凡!却生而伟大!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沙马乃拖村,沙马乃拖村是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4362012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3436。邮政编码为616450,长途电话区号为0834 ,车牌号码为川W。沙马乃拖村与西甘萨村、采竹村、尔波曲村、杜石村、阿尼村、依嘎村、果核村、峨支村、普千村、特西村相邻。
沙马乃拖村附近有大风顶、贡嘎山燕子崖、凉山黑竹沟、黄茅埂、四干普彝族瓦板房等旅游景点,有凉山崖鹰鸡、美姑山羊、白魔芋、多胎山羊、凉山岩鹰鸡等特产。
在沙马乃拖村拍摄的片子非常不错,大家离开时想知道这个村的名字,就给大家拍摄留下了记录,期待再次光临!
结束了在美姑的拍摄,我们的行程在今天回到西昌就圆满结束了,大家都收获很多,在途中看到玩耍的孩子,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个样子嘛,那个年代,在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玩具就是奢侈品,所有的玩具都是就地取材,自己下手制作...... 但在这个时间段,也是内心最幸福的。
翌日凌晨,带队徐长红老师就早早来到了西昌机场,前往云南昆明带团,生活是忙碌的,工作是辛苦的,经历却是丰富的,故事总是曲折起伏的... ...
提示:以上图片由国际旅游摄影网参团影友供图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关注我们的故事,下期更精彩,不见不散!国际旅游摄影网活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