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站内搜索 查询
首页 -> 团友作品 -> 百年生活气息将断裂--城子古村
百年生活气息将断裂--城子古村 来源:国际旅游摄影网 日期:2019-03-15 11:41:39

第二次去城子古村,发现村子空荡荡的。原来村子“被开发了”。大部分村民迁走了,房屋被收购了。以后再来,闻到的不是“淳朴的乡村气息”,而是“浓郁的商业气息”。

古村落没有原住民,都改成了接待游客的民宿和茶馆酒吧,民俗传统文化的自然传承从此消失。

泸西县永宁乡城子古村旅游开发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2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古村内管网入地,道路建设,房屋置换拆迁,土掌房改造,卫生厕所建设,游客中心建设,城子新村建设,水体、湿地建设等。

城子古村因古老的彝族土掌房民居而声名远扬,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生态气息是泸西旅游资源中极富价值的瑰宝。城子古村曾先后获得亚洲民俗文化摄影之乡、中国景观村落、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等称号。

城子古村位于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地处两州(红河州、文山州)三县市(泸西县、丘北县、弥勒市)交界处,距泸西县城25公里,距省城昆明197公里,是泸西县连通州内各县市及文山州的南大门,是云南文化历史名村、中国居民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有“昂土司府”“李将军第”“姐妹墙”等历史遗迹。

幸运幸运,再看一眼淳朴的乡村,下次再来就是“灯红酒绿”了。

相传村中一位叫阿嗄的彝家小伙,为改变村民住洞穴,栖树枝的原始居住方法,在飞凤坡顶,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后,到山中砍来六百六十六棵栗树,挑来九百九十九挑粘土,用土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土皮头洒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就这样,一幢幢左右连接、上下相通的土库房,在飞凰山坡被建造出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掌房的结构样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到了元代,开始出现二层楼房,特别是明代的"昂土司府",清代的"将军第",建筑风格上既保持了土掌房平顶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四合院厅堂雕龙画凤的建筑艺术,形成了彝汉结合的独特的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城子村古村部分分为小龙树、中营、小营三部分,小龙树为最早建盖的土掌房,而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寨依次向中营、小营发展。全村完整的保留了举世罕见的代表古人利用适宜地形、当地材料和较为先进技术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东暖夏凉、造型独特、结实耐用的土掌房群落。村中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呈自然式平行等高线分布,村中以城子大寺(昂土司府遗址)为制高点,其余建筑为一二层土掌房、平顶泥墙、鳞次栉比、颇具风味。

村寨的整体布局依山就势、顺山势而行、层层跌落,整体空间西高东低、背山面水,整个村子几百户人家依山而建、自然相连、层层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级级的台阶。土掌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间土掌房层层相衔或左右毗连,将村中数百户人家结为一体,住房上下相通,左右连贯,层层叠起,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顶,家家有庭院。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从平台进入另一家,直至走通。全村村中道路呈自然分部、纵横交错,呈现一种自然状态的肌理。

城子村是彝族先民白芍部的聚居地,之后,大批汉族迁入,此地民居便形成了彝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城子村背靠飞凤山,面向中大河,万顷良田铺陈村前,从村前望去,依山就势的城子村宛若一顶王冠,而山顶上的昂土司府遗址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山、水、田、树与土筑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古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特色,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

可惜可惜,好一个“城子古村”

图文:张争鸣  请尊重原创版权,国际旅游摄影网提醒您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际旅游摄影网,一个传播旅游摄影的乐园。


[ 责任编辑:国际旅游摄影网 ]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团队荣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 国际旅游摄影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10-53682893 邮箱:gjlysy@163.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站前路11号A112室   邮编:102206
本网站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