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先生所说,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文底蕴的地理信息,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更有着地方变迁的刻痕印记。
在徽州祁门西乡,有一个在百度地图上叫“石碛”的村庄,隶属于祁门县历口镇,介于渚口乡、历口镇、小路口镇之间。根据清代嘉庆五年编纂的《武陵村志》记载,包括对村里总祭碑刻观察,这座村庄历史不算久远,约近300年历史。尽管村史不长,但却有个一村五地名奇特之处。比如,“石溪”、“石碛”、“石蹟”、“石跡”、“石迹”。这在徽州地名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石碛村史有“石溪”之古名,村庄背靠郁郁葱葱的青山,为封闭的山间谷地。一条涓涓小溪穿村而过,房屋沿溪两岸依山而建,居民多以农耕为主。村庄有2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分别为石一、石二、石三、石四、石五、石六。183户,633人口。历经岁月变迁,村庄地名随之也有所变化,先后出现了“石碛”、“石蹟”、“石跡”、“石迹”称呼。在徽州,有许多乡村习惯以姓氏取名,以示别于土著或他族。但在“石碛”,这里姓氏几乎与“石”字村姓没有任何关联,村里90%以上的都是姓吴,吴氏祖先从浙江严陵迁居此地,繁衍生息。
关于对“石碛”村真正意义上的表述,据了解,官方对于该村行政认定是“石迹”,“迹”原属于“跡”的简化字。可是我们在居民家所悬挂的的门牌标识当中,公安部门发放的门牌识则显示“石跡”。同样在“百度”、“高德”、“腾讯”、“搜狗”导航地图上,我们也无法检索到“石迹”,却又有“石碛”字样。不去解开“石碛”其中之谜,反正“石碛”即“石迹”驱车都能到达。